走進黎川縣厚村鄉農家新區,一排排干凈整齊的農家小院映入眼簾,農貿市場、文化戲臺、農家書屋、休閑廣場、河道走廊等設施一應俱全。這是山城黎川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秀美鄉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黎川縣準確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傮w要求,理清發展思路,落實振興戰略,六輪驅動,撐起鄉村振興一片天。
特色產業拉動。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進一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明確各主導產業的區域布局和階段性目標任務,引領特色產業規?;?、集群化發展。重點發展優質稻、出口蔬菜、中藥材、高效林果業等特色種植業,通過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實行縣領導掛點推動、強化年度考核等措施,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鮮明、主業突出、規模連片、品牌響亮、效益較好的農業板塊,優質稻、胭脂柚、中藥材、香榧種植面積分別達到3.5萬畝、5000畝、6000畝和2.8萬畝,打造出優質稻、香榧、中藥材、休閑農業等4個產值超億元的產業。
綠色品牌撬動。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健全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深入開展綠色生態農業“十大行動”。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積極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規范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志許可使用。加強農產品品牌培育,提升“黎明山川”區域品牌效應,對黎川茶樹菇、黎川香榧、黎川黎米、黎川船屋白茶、黎川草菇等品牌進行再提升,創建區域特色品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著力建成覆蓋全縣生產企業各層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統,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監管體系。
融合發展聯動。立足黎川生態和文化兩大優勢,推進農業與生態、旅游、教育、文化、養生養老等業態的深度融合,依托美麗田園、秀美鄉村、歷史人文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研學游、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等產業。重點圍繞發展全域旅游,加快建設一批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和鄉村旅游景區,唱響明清古城、東華山水、同勝九曲東黎文化、船屋白茶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和鄉村旅游品牌,培育古城民俗表演、陶瓷文化、鄉村民宿等新業態,力爭創建5A級鄉村旅游點1個、4A級鄉村旅游點1個。拓展農業服務業新領域,支持供銷、郵政、農業服務公司、農業合作社等開展農技推廣、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完善農產品流通網絡,加快推進縣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建設,打通農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抓好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縣建設,不斷擴大縣鄉村三級益農社服務覆蓋面,推動更多農產品上網銷售。
新型主體帶動。近年來,該縣大力支持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發展,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指導農民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全面清理“空殼社”,提高農民合作社發展質量。積極開展農民合作社示范評定,引導縣域內合作社整合為聯社或總社,打造一批農民合作社“龍頭”,提升合作社組織帶動農民能力。通過土地流轉、入股、托管和代耕代種等方式,積極培育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全縣已有家庭農場120家、農民合作社461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與此同時,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鼓勵和引導農戶參與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促進小農生產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幫助小農戶對接大市場。
現代農業推動。按照“四區四型”標準,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積極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做大現代農業發展平臺。今年,全縣現代農業示范園核心區面積達到0.3萬畝,入園項目實現產值5億元。同時,優先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功能區安排,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生產急需、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培養發展農機合作社,全面提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
環境整治促動。一是秀美鄉村建設縱深推進。按照“拆得徹底、改得到位、整得干凈、建得漂亮”的原則,大力實施“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行動,所有建設點全部按要求組建了理事會,補齊了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積極開展美麗示范“六統四聯創”活動,全縣創建美麗示范鄉鎮2個、美麗示范村莊10個、美麗示范農戶庭院1028個。二是全域狠抓農村環境整治。以“三整治一改造”為重點,持續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全縣累計拆除危舊房及違章建筑170629平方米,整治農村“兩違”50處4950平方米,裸露山體植被恢復70處61820平方米。同時,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模式,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治理,農村垃圾專項治理已通過省級驗收,并采取PPP模式引進第三方實施市場化運作,真正實現全域覆蓋、整體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