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script id="vjl0t"><tbody id="vjl0t"><code id="vjl0t"></code></tbody></noscript>
        <legend id="vjl0t"></legend>
        <strong id="vjl0t"><abbr id="vjl0t"></abbr></strong><sup id="vjl0t"><dl id="vjl0t"></dl></sup>

          <pre id="vjl0t"></pre>

          • 薅草鑼鼓唱紅扶貧景區(qū)

            發(fā)布時間:2020/3/17 11:18:54 來源:人民網

              “清早起來五方朅,五方霧得黢麻黑,黃云老祖豪光射,吹開烏云見日月……”受疫情影響暫停開放一個多月后,2月29日,四川達州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qū)又迎來了新游客。作為景區(qū)的特色文化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族薅草鑼鼓又在巴山大峽谷閃亮登場。鑼鼓齊鳴,歌聲嘹亮,舞姿雄壯,贏得游客們陣陣喝彩。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地處大巴山南麓,這里居住著近7萬土家兒女,他們能歌善舞,勤勞勇敢,形成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周禮》載:“擊土鼓以樂田疇?!睋甲C,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最早產生于西周時期,成型于農業(yè)生產快速發(fā)展的漢代。大巴山山高、路險、土薄,土家人刀耕火種,靠燒荒種苞谷、巴山豆、土豆等作物為生。每年六七月,正是野草瘋長時節(jié),又是猴群、野豬糟蹋莊稼最厲害的時候。聰明的土家人為驅趕野獸、消除勞動疲勞,在薅草時,把鑼鼓帶到山上,邊敲鑼打鼓邊大聲喊唱。薅草鑼鼓是川東土家族農耕文化的產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薅草鑼鼓在宣漢一帶還很興盛。每個生產隊都有鑼鼓班子,有專門的“歌頭”領唱,還有鑼鼓手敲打。幾十上百人集體勞動,薅草鑼鼓在旁邊鼓勁加油,場面十分壯觀,堪稱真正的“勞動進行曲”。

              隨著當地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改變,薅草鑼鼓風光不再。土地包產到戶后,生產規(guī)模小了,集體勞動時的鑼鼓班子也就不復存在了。加之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會唱山歌、打鑼鼓的人越來越少。薅草鑼鼓幾乎“偃旗息鼓”,面臨傳承危機。

              2008年,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國家對文化遺產的重視,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思考:如何能讓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在當代重煥光彩?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是文化形態(tài)和傳承人。保護文化遺產需要培根護本,首先要讓傳承人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毙麧h縣文聯副主席、縣文化館非遺中心主任桂德承說。為了讓大家認識到文化遺產的價值,調動非遺傳承人的積極性,宣漢縣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每年對傳承人參與活動、培訓學員等方面進行考核,對代表性傳承人發(fā)放固定津貼,對一般傳承人以獎代補。傳承人參加縣級以上文化活動,都要發(fā)誤工費。有些參加活動積極的傳承人,一年可以得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補助和獎勵。

              在宣漢,薅草鑼鼓傳承人有著數不清的感人故事。袁詩平是龍泉鄉(xiāng)中心學校退休教師,是薅草鑼鼓傳承人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個,他擔當起了作品收集的任務。這是一項艱辛的工作,需要翻山越嶺四處奔走。2012年6月,袁詩平去水古村冬瓜洞百歲老人黃長興家收集鑼鼓歌詞,路邊草叢里突然竄出一條毒蛇,蛇身擦著他的小腿而過,嚇得他頭皮發(fā)麻。“這種蛇毒性很高,被它咬一口就沒命了?!痹娖交叵肫饋砣孕挠杏嗉隆v時數月,袁詩平走遍了分布在巴山大峽谷里的土家族聚居村寨,收齊了薅草鑼鼓現存的所有唱詞。

              80 多歲的吳正菊是傳承人中年齡最大的。她家住在雞唱鄉(xiāng)街上,原來開有小食店。為了薅草鑼鼓后繼有人,吳正菊寧愿自家不做生意不賺錢,在店面擺上桌椅和鑼鼓,免費辦起鑼鼓培訓班。丈夫全力配合,幫她記錄、整理歌詞。幾個女兒是她的徒弟兼助手。學員最多的時候達到60多人,吳正菊招呼不過來,幾個孫輩也來幫忙,全家共有13人參與。2017年冬天,吳正菊因心臟病發(fā)作兩次住院,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去看望她,她拉著工作人員的手反復叮嚀:“如果將來我走了,要讓我的女兒們把這個培訓班繼續(xù)辦下去,相信她們的能力?!惫ぷ魅藛T含淚點點頭。

              薅草鑼鼓真正火起來,是搭上了旅游開發(fā)的快車。

              2016年,宣漢縣大力實施“全域旅游、開發(fā)扶貧”戰(zhàn)略,籌措資金打造300多平方公里的旅游景區(qū),同時“用本土文化點亮旅游景區(qū)”。以薅草鑼鼓為代表的一批文化遺產得以開發(fā)利用,在巴山大峽谷展現風采。

              2019年6月,第九屆薅草鑼鼓賽歌會在巴山大峽谷游客接待中心廣場開鑼打唱。11支參賽隊伍穿著土家族傳統服飾,唱、念、敲、打,聲情并茂,韻味十足。

              為了讓薅草鑼鼓發(fā)揚光大,宣漢縣已連續(xù)多年舉辦薅草鑼鼓賽歌會,吸引了縣內及周邊地區(qū)的鼓手歌手組隊參加。活動期間,全國各地的非遺愛好者、研究人員、專業(yè)院校師生前來觀摩考察、交流經驗。

              隨著文旅開發(fā)成效漸顯,游客不斷涌入巴山大峽谷,景區(qū)內民俗藝術團薅草鑼鼓表演場次不斷增多,參與學習、表演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大峽谷境內的龍泉、渡口等鄉(xiāng)鎮(zhèn)建立了薅草鑼鼓協會。協會在文化站有專門的辦公室,將薅草鑼鼓隊伍集中起來,提供固定的活動場所,并組織人員對鑼鼓引子、唱詞、相關物件等進行收集、整理、保護。

              2019年7月,四川省第一批非遺項目體驗基地公布,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xiāng)薅草鑼鼓體驗基地入選。這為宣漢薅草鑼鼓的發(fā)展帶來了大好機遇。在此基礎上,宣漢縣決定在渡口土家族鄉(xiāng)、三墩土家族鄉(xiāng)、漆樹土家族鄉(xiāng)也參照龍泉鄉(xiāng)的方式建立非遺體驗基地。

              傳承了數千年的薅草鑼鼓,在新時代的巴山大峽谷唱得更紅火、敲得更有勁……

            網站地圖|聯系我們|集團網群
            Copyright?山東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魯網網站備案:魯ICP備09023214號-22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_亚洲中文影片在线看_中文字幕无硬高清在线_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1. <noscript id="vjl0t"><tbody id="vjl0t"><code id="vjl0t"></code></tbody></noscript>
                <legend id="vjl0t"></legend>
                <strong id="vjl0t"><abbr id="vjl0t"></abbr></strong><sup id="vjl0t"><dl id="vjl0t"></dl></sup>

                  <pre id="vjl0t"></pre>

                1.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午夜福利在线性视频 | 亚洲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