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2日6時訊(戴莉蕓)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住宿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成為受損尤為嚴重的行業之一。而重慶作為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城市,受到的沖擊不言而喻,重慶住宿業市場需要“求變”。
游客少、人流低 各行業應通力合作尋求破局之道
為幫助重慶中小企業發展。日前,華龍網集團啟動了“共克時艱公益品宣——華龍網集團企業戰‘疫’品牌幫扶計劃”,各住宿企業紛紛參與并點贊。但是,住宿業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他們在疫情的沖擊下如何完成自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對部分住宿企業進行了走訪了解。
重慶市旅館業協會會長梅鳳林告訴記者,當下重慶住宿行業市場依舊十分艱難,無論是政府、協會還是媒體,大家都在想盡辦法幫助住宿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尋找新的方向和出路,創造收益。比如此次華龍網集團推出的企業戰“疫”品牌幫扶計劃,免費給各參與酒店擴寬宣傳渠道,并提供企業信用修復等服務,是雪中送炭,但住宿行業面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游客少,人口流動量低,入住率自然上不去。
她表示,此次疫情對傳統行業這致命的一擊,將促使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加速。住宿行業的自救勢在必行,相信此次疫情將推動行業模式尋求變革性突破,包括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綠色飯店、加強應急管理、實行連鎖化發展等等。
此外,雖然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向好,大家有序復工復產,但目前我國的境外輸入病例明顯增多,防范壓力進一步加大,在整體防控策略下,很多住宿企業即使開門營業也不可避免地因客流量減少而導致收入銳減,而同時,各種支出仍然繼續發生。面對現金流緊張或嚴重虧損的局面,住宿行業仍會持續受影響一段時間。
“幫扶計劃”獲認可點贊 住宿業勢必革新求“變”
在給行業造成重創的同時,疫情也讓行業暴露出很多平時容易忽視的問題。
重慶碩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西南區經理張曉東告訴記者,重慶住宿行業經歷過這次疫情應該會回歸理性,之前基于重慶的“網紅”屬性進場的一些單體酒店可能會有一部分退出市場,而有實力的連鎖品牌將會在疫情后發力。他預計,5月份對于商務區的酒店來講可能會恢復的稍微好一些,對于旅游區域的酒店回暖,只要出省的游客少,估計還需要一些時日。
針對此次疫情,公司線上推出A、B、C券包,179元起入住全國門店,且節假日通用;除此之外,公司采取保留核心層人員,加強基層人員培訓,為回暖練好兵,回暖后能夠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工作,提供更多客戶價值。
張曉東表示,此次通過協會宣傳參加了華龍網集團企業戰“疫”品牌幫扶計劃,一是希望能夠借助好的平臺解決酒店復工后流量不足的問題,二是可以通過平臺去拓寬品牌的知名度。
而業務遍布渝貴川,擁有30余家門店的重慶星豪鴻酒店集團,疫情期間因門店多、分布范圍廣而損失慘重,每天運營入不敷出。為應對疫情,在星豪鴻集團公司的帶領下,旗下品牌所有的酒店積極響應,均采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實行嚴格的科學防控措施,降低賓客感染風險及做好酒店員工防護抵御措施。此外,復工復產后,所有酒店推出折上折的促銷優惠活動,促進消費。
重慶星豪鴻酒店集團總經理張孝木則為此次品牌幫扶計劃點贊,他說:“這樣的活動不僅擴大了酒店折上折促銷優惠活動的宣傳范圍,也為提振經營市場恢復帶來了信心。”
“充分發揮互聯網媒體資源優勢來助力各中小企業品牌復蘇,在這個關鍵時刻,這樣的活動將顯得意義重大。”希漫酒店品牌負責人孟祥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同時,他也希望此次活動能夠擴大展示渠道,增加展示方式,讓更多有需要的消費者看到。
孟祥振說,疫情對住宿行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營收斷崖式下跌,這一“當頭棒”,會讓所有的酒店投資人更加理性。疫情后酒店品牌會更加集中,競爭的層次會提升,大家也會采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向多元化的經營轉型。因為多元化的經營是降低風險的重要手段,傳統行業需要和互聯網進一步結合,提升自己的智能化和效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