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住吉全國政協委員劉廣建議,建設抗聯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抗聯文化重要標識,弘揚紅色精神。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求以長城、大運河、長征沿線一系列主題明確、內涵清晰、影響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資源為主干,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成果經驗,為全面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對此,劉廣表示,抗聯文化和長城、大運河、長征文化所呈現的資源特質是一致的。“建設抗聯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為以文化和旅游為核心的全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標桿、新符號的需要。”
同時,抗聯國家文化公園是構建文旅融合體系的重要示范。它以“重走抗聯路、感悟抗聯精神”為核心,為文旅融合創造實踐基地,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將文旅消費內容和多元形式統一起來,強化我國在世界文化和旅游領域的突出地位,推動我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抗聯國家文化公園的具體操作方面,劉廣建議,應完善機制,科學制定規劃綱領,統籌歷史研究、規劃立項、建設實施,由國家和地方共同管理。以“點線帶”方式建設,找好“試點”“起點”“中心點”“支點”,“單點+多點”“多線并聯”“多省串聯”,逐步增擴成抗聯文化帶,建成集旅游休閑、科普教育、保護研究于一體的、開放的、活態的國家文化公園。
“此外,通過‘紅農結合’‘紅鄉結合’等方式,有血有肉地展現抗聯精神所覆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文生態圈,打造超級紅色IP集合,建設全國紅色文化旅游創新發展品牌。”劉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