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消費回升”“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對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部署。在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文旅行業復工復產取得積極成效的背景下,報告從國家戰略層面對文旅行業提出的部署要求和支持政策,必將進一步激發和凝聚起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與強勁動力。
報告對文旅恢復發展提出的舉措更具“含金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連續性、操作性,意義重大。雖然文旅行業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但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文旅行業持續增長、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享受美好文化和旅游的需求沒有改變。我們高興地看到,在國家大力支持和全國文旅行業的努力下,文旅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消費潛力逐步釋放,發展態勢持續向好,行業發展信心和市場信心得到大力提振。特別是一些地方和文旅企業,積極摸索出了疫情防控條件下推動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益做法,為加快行業恢復發展積蓄了力量。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但也孕育著新的機遇。更為緊要的是,今年已過去近5個月,只剩下7個多月時間,完成既定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十分繁重。筆者認為,全國文旅行業要把握機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應對危機中掌握工作主動權,在落實報告中打好發展主動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文旅行業加快恢復發展,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十三五”圓滿收官。
第一,用好扶持政策,穩住市場主體。疫情發生以來,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健康發展的扶持政策,積極助推文旅行業復工復產。報告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方面提出,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這些政策對文旅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大禮包”,全國文旅行業主管部門要堅持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堅決把這些政策落到文旅企業,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積極助力紓困發展。
第二,堅持融合發展,壯大消費主力。報告在“推動消費回升”方面提出,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一方面,要積極適應疫情倒逼形成的文化旅游服務管理新機制,持續抓細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大力推廣和落實門票預約、智慧引導、錯時游覽等措施,為廣大游客參加文化和旅游活動提供更為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另一方面,要積極適應新市場,利用互聯網、5G、VR、AR等數字技術,抓緊布局新興文旅產業,加快培育創新文旅產品,通過“云”游、直播帶貨等方式加強傳播與推廣,努力促進文化旅游領域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第三,突出民生導向,滿足大眾需求。文化和旅游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是衡量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標。報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作出了部署,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要求。當前,文化和旅游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全力做好文化和旅游領域“六穩”“六保”,抓住籌辦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重大歷史機遇,下大力提升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水平,更好滿足大眾精神文化、品質旅游的美好需求,更好營造充滿活力、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為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做出更大貢獻。(作者:特約評論員 王紅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