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采摘果園一張圖”新聞發布現場。新華網陳延特 攝
7月31日,“全國采摘果園一張圖”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介紹,從今年6月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高德軟件公司、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開展“采摘果園一張圖”試點工作,經過優選和指導50家樣板采摘果園在高德地圖上線,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安心地了解果園信息并安排出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兼發改司司長楊超介紹,經濟林是森林的重要類型之一,分為木本油料、水果、干果、森林飲料、香料調料、森林藥材、森林食品、工業原料等八大類。全國6.26億畝經濟林面積占全國森林資源的近20%。近年來,經濟林每年新增面積超過1800萬畝,占同期人工造林面積的30%以上。目前,全國經濟林年產量近2億噸、產值超過2萬億元,占林業生產總值的近30%,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托產業。
而“采摘果園”是與社會公眾直接能接觸到的經濟林,在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采摘果園”多以露天環境為主,人員密度小、社交距離大,搭建起了大市民休閑娛樂與果農增收的便捷橋梁。楊超表示,“全國采摘果園一張圖”是政府主管部門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實現林草產業與社會公眾互聯互通,強化林草產業社會感知和觸達所邁出的第一步。
隨后,國家林草局準備組織各地林草主管部門全面啟動“全國采摘果園一張圖”工作,爭取在1—2年內實現采摘果園在數字地圖上全標注,切實發揮好“采摘果園”等林草生態產業服務“六穩六保”及鄉村振興等積極作用。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賁權民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市現有果園19萬余個,其中30畝以上規模化種植的果園占17.2%,已形成了通州、順義櫻桃觀光采摘帶,延慶、昌平蘋果采摘帶,懷柔、密云核桃、板栗采摘帶,大興梨、房山柿子采摘帶等,有觀光果園近千個,每年接待游客1000多萬人次,帶動了28萬戶果農近百萬人口就業增收。
據了解,從今年6月份,北京市開展試點工作以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和高德地圖先后開展4次在線培訓,培訓1400余人次,從中優選和指導打造了50家經過無公害產品認證、規模在30畝以上、圖片美觀、果品和采摘時間標注清楚、信譽度好的樣板采摘果園。目前北京市在高德地圖上線的采摘園總數已達到3000余家,兩個月以來曝光量達到近200萬次。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林濤表示,從2019年底開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經濟林產業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在電子商務、電商扶貧、大數據應用、金融服務等八個領域開展廣泛合作。
目前,采摘果園主可以自主維護高德地圖上的果園信息,只要提交正規的營業執照,上傳果園照片并填寫果園相關信息,一天內就可以免費將自己的果園標注在高德地圖上,免費入駐、免費運營。
高德地圖數據中心總經理杜康介紹,“采摘果園”是全國首個在高德地圖上“活”起來的品類,未來高德地圖將在推動此基礎上,持續推動城市周邊游及智慧景區建設、政務民生信息公開、便民地圖建設等多方面,不斷滿足市民在行前、行中、行后全周期需求,以及提供更多生活便民服務 。(陳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