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8月4日電 8月3日,從晉源區獲悉,該區圍繞文旅融合,深挖文化內涵、創新體制機制、開發重大項目、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延伸產業鏈條、創優旅游環境,努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打造全國旅游目的地、中轉地和集散地。
晉源區現存各類文物古跡233處,擁有晉祠、天龍山石窟、晉陽古城遺址等1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1處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悠久,文物資源豐富。
今年以來,晉源區依托晉源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優勢,聚焦高質量轉型發展要求,以創建文旅融合示范區為發展目標,完善集聚“吃住行游購娛”,做好“安順誠特需愉”六字文章,深化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重點保障省市文旅項目建設,突出發展鄉村旅游,做優做深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讓特色文化“亮”起來,文物古跡“活”起來、發展要素“全”起來、市場主體“強”起來、節慶活動“熱”起來、區域形象“美”起來。
在深挖文化內涵上,充分發揮晉源區“山湖一體、河湖連通、古今交融、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的文旅資源優勢,把更多文化內容、文化IP注入景區景點,將文化審美、歷史追憶、情操熏陶、美食享受、民俗體驗貫穿交融,讓古晉陽文化、稻作文化、紅色文化、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沒有圍墻的博物館”里共生共榮。
在創新體制機制上,推動太山、天龍山、龍山等景區市場化、專業化、公司化運營,繼續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旅游景區“廁所革命”,不斷提升旅游基礎設施水平。創新旅游綜合執法機制,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決打擊“黑導游”“黑出租”等亂象,持續凈化旅游市場,保障游客合法權益,確保游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開發重大項目上,加快推進晉陽湖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完善晉陽里濱水商業街配套建設;推進“汾河晚渡”景觀規劃選址;服務保障好太原古縣城復建收尾工程,確保年底開放;完成窯頭游客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旅游大廈”和“旅游旗艦酒店”項目落地;加快太原植物園主體完工建設,確保十月開園迎客。重點做好晉祠—天龍山5A級景區創建、“晉祠大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申報、插秧文化節、蒙山廟會、龍山賞紅葉等系列文旅推介活動,從而叫響“晉祠引領、四山映帶、雙城聯璧、一湖點睛”的“唐風晉韻·魅力晉源”文旅品牌。
在加大文物保護力度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虛擬技術,系統完整保護文物及相關信息,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做好赤橋、店頭、程家峪等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開發,加快推進《晉陽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和晉陽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步伐,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
此外,延伸“旅游+”產業鏈,培育“+旅游”新業態,穩步推進“文旅”“農旅”“商旅”“體旅”“學旅”等個性化專業化旅游業態,不斷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圍繞“食、宿、游、購、娛”“亮、行、體、展、演”的10字定位,統領規劃、統籌布局、統一配套,促進資源集中、要素集聚、業態多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培育“購物晉陽里、游玩晉陽湖,品晉陽美食、賞晉陽水秀”的晉陽湖觀光夜經濟模式,打造開放活躍、業態多元、極具特色的城市會客廳和新城市中心,讓游客“愿意來、留得住”,讓晉陽湖夜經濟和假日經濟帶成為示范引領、輻射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又一張靚麗的文化新名片。(楊潤德 崔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