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中央著眼于推進“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工作的重心一直是脫貧攻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鄉村工作的重心將轉移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在“十四五”時期,關鍵是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鄉村振興提高到戰略高度,必將有助于這一任務完成、達到目的、取得實效。
要堅持系統謀劃,謀定而后動。謀劃部署是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的根本前提。凡事謀定而后動,先說斷后不亂,推動鄉村振興就會運籌帷幄、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從鄉村振興的覆蓋范圍看,鄉村振興涉及面廣,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始終著眼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系統謀劃,制定相關實施意見,把“現代化”的目標轉變為“三農”工作的具體任務,在謀劃部署的過程中充分體現,確保鄉村振興各項任務扎實推進。要始終著眼于“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系統謀劃,把人民群眾的愿望轉變為實際行動,切實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讓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切實改善。要始終著眼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系統謀劃,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
要層層壓實責任,以責促行動。責任落不落實,推動工作的效果將大不一樣。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抓責任落實,在修訂的各項黨內法規中,都高度重視明確各方面的責任,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誰就應該擔當起責任,把責任落地落實,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更要擔當起應盡之責。要把各地的領導機構抓起來,搭建起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以強有力的領導去推動落實。要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逐一明確計劃表、任務書、路線圖、時間線和責任人員,加強對各領域各方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組織指導,確保各項任務措施全力推進不掉隊、不滯后。
鄉村振興關系廣大鄉村人民群眾福祉,關系“十四五”時期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能否實現。各地黨委和廣大干部必須堅持系統謀劃、層層壓實責任,謀定而后動,以責促行動,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明確重點、指明方向,強化了鄉村振興人才供給、制度供給、組織供給、資金供給,確保農業農村工作呈現出新的活力。(劉競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