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塑體驗活動中讓孩子認識山東手造
5月29日,山東文旅集團開展“文旅芽芽”主題山東手造體驗活動。在本次泥塑體驗專場中,孩子們來到現場,不僅認識了泥叫虎、兔子王等山東非遺項目,也由此了解了山東手造的豐富資源。在隨后進行的泥塑繪制環節中,孩子們親手描繪出自己喜愛的泥塑作品,感受手造魅力。

帶領孩子認識山東手造
山東擁有眾多非遺資源,齊魯百工造就的傳奇至今仍有廣泛影響。在手造資源方面,山東也有突出的優勢及特色。選擇淺顯易懂的角度為孩子介紹山東手造的魅力,成為活動的目標之一。活動向孩子們展示山東手造的有趣之處,并讓其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增強傳統文化在其成長中的作用。


“大家有沒有玩過這種傳統的玩具?”活動老師林夢向孩子們展示來自濰坊的傳統非遺項目泥叫虎。泥叫虎的頭、尾為泥制,腰部用牛皮連接。擠壓其頭、尾后便可以發出聲音,孩子們的注意力也被其吸引。以玩具為線索,林夢向孩子們介紹山東手造的概念,講述山東地區眾多歷史悠久的非遺項目,并讓其了解其中凝聚的手工藝精髓。“以我們山東最具代表性的非遺項目之一黑陶為例,其已有6000余年的歷史。直至今天,黑陶的燒制也需要高超的手工技藝。”林夢介紹。

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本次活動為參與其中的孩子們準備了泥叫虎、鳳翔掛虎、兔子王、泥塑搖猴等素坯泥塑產品,并放置于紙袋中。現場,借用時下流行的“拆盲盒”方式,孩子們隨機選取不同的紙袋,拆開后方能知道其中泥塑的造型。這種參與方式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也為他們的體驗活動增添了一份驚喜。

本次體驗活動為泥塑專場。泥塑俗稱“彩塑”,是中國傳統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并搗勻,便能將其塑制成各種形象。泥坯經過陰干并涂上底粉再施彩繪,便是泥塑。活動現場,孩子們拿到的便是未經著色的泥塑素坯,并可根據自己喜好繪制圖案。

根據不同的泥塑造型,林夢為孩子們講述了其背后的故事,以及日常民俗活動中經常出現的老虎及其他動物形象蘊含的寓意。“老虎是百獸之王,它威猛、堅強、勇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虎的形象逐漸演變為圖騰,百姓賦予其以驅邪避災、平安吉祥的象征。”林夢介紹。此外,兔子王的來源以及玉兔救治生病百姓等故事也被講述給孩子們。

完成專屬自己的手造產品
學習過山東手造及眾多傳統文化知識之后,活動進行到下一步,孩子們可以為手中的素坯泥塑繪制自己喜歡的圖案。在老師的講解下,孩子們學習了中國傳統藝術表現方式中常用的五種顏色,并通過年畫等作品了解其搭配及使用。隨后,根據自己的喜好及相關參考圖片,孩子們開始了自己專屬的泥塑作品繪制。

?繪制過程中,一方面,孩子們可以學習傳統紋飾、紋樣、顏色的使用;另一方面,創新性思維也被鼓勵,使用時尚元素、大開“腦洞”的創意均可繪制于泥塑之上,孩子們的創造力被不斷激發。
活動至最后,孩子們完成了專屬于自己的泥塑繪制作品。“許多傳統泥塑有祈福的作用,小朋友們繪制好自己的泥塑作品后,也可以將祝福吉祥的話語寫到上面。”林夢對孩子們說道。活動中,孩子將心中所想用畫筆描繪于泥塑之上,完成了一次藝術的創作;同時,穿插其中的各類傳統文化知識亦豐富了活動的知識含量;更重要的是,由此更深刻地理解手造概念,收獲了自己的手造產品。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編輯 朱德蒙 王宇琦 實習生葉福森
本地資訊精彩訂閱
立即下載速豹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