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濟南8月8日電 (記者張清俐)8月8日,由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省經濟社會綜合調查課題組共同主辦的“第四次山東省經濟社會綜合調查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
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張述存表示,2018年5月,山東省制定了《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了全面部署和長遠謀劃。此次調查以鄉村振興為核心,采用電子面訪系統,深入了解山東省農村人力資本狀況、農村居民生產經營及收入狀況、農戶承包地流轉狀況和流轉意愿等,以期為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提供決策依據。調查以客觀、全面的數據反映了山東省農村發展取得的成就,揭示了山東省鄉村振興的基本特點。未來山東省經濟社會綜合調查系列課題需要努力將抽樣調查和實地調查相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綜合,最終形成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相互補充、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良性研究生態。
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袁紅英介紹,山東省近年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此次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省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為18701元,比全國同期水平高出5000多元。有41%的農戶進行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農村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一些常見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村居民對生態環境整體滿意度較高。農村地區基本醫療保險的整體參保率達到95%,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也接近90%。目前,山東省各種新型農業經營業態占比接近30%,電子商務技術受到廣大農村青年的歡迎,“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大有可為。通過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山東農業發展優勢必將不斷鞏固,加快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跨越轉變。
通過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體制機制,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等,山東省的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必將不斷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