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鄉村振興是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金融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那么,新時代金融業究竟應如何支持鄉村振興?對此,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三個必須”。
一、必須明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傾斜力度。
一是支持集中連片欠發達地區關鍵工程和經濟薄弱村發展能力提升項目,依托涉農金融機構農村基層網點,建立精準扶貧金融服務檔案,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充分發揮其扶貧帶動作用。二是支持農村特色優勢服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聯合體。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支持“互聯網+”農業,加大對農村交通、水利、物流、電商等領域的信貸支持;支持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促進企業加強質量控制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體系保護和修復工程,支持農業與旅游、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三是不斷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的融資需求。創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項目庫,主動對接服務,依托核心企業提高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可得性;支持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動實現農業節本增效。
二、必須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一是積極拓寬農業農村抵質押物范圍。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積極開展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租賃業務,著力緩解中小型農業機械、生產設備、加工設備購置更新資金不足問題。二是創新信貸管理機制。制定涉農信貸年度目標任務,落實涉農信貸業務的薪酬激勵和盡職免責。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信貸審批流程,提高涉農信貸投放速度。三是大力支持綠色金融的發展。構建完善綠色金融支持體系,在綠色農業、綠色林業、農村水利設施、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農村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等領域加大支持力度。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積極提供多種融資模式,優化綠色信貸服務流程,創新抵質押方式,構建完善“三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
三、必須加強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一是大力提升農村地區支付結算服務水平。以農村地區實際需求為導向,圍繞優化涉農金融機構網點布局、拓展服務功能等方面推進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和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提質增效。積極探索推廣支付服務“三農”新舉措,推動支付結算等基礎金融服務從服務農民生活向服務農業生產、農村生態拓展。在有條件的地區增加智能POS終端,多功能助農終端在農村地區的布放。二是加強農村地區金融消費權益保護。依托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等渠道,廣泛開展各種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增強農村金融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識別違法違規金融活動的能力。
馬齊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