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靈巖寺潮玩新體驗:禪意秘境里,邂逅國潮演藝

精彩的演出,讓人流連忘返


這座始建于東晉的古剎化身“時空劇場”,為游客開啟一場橫跨千年的文化奇遇

晨鐘里,千年古剎的紅墻黛瓦倒映著鎏金日光,宛如穿越時空的畫卷;國風舞蹈隊伍的廣袖流仙裙拂過青苔石階,似有古韻新風翩躚而至;非遺市集的煙火氣漫過古柏枝椏,與禪意茶香在山林間醞釀成獨特的春日況味……5月1日,濟南靈巖寺景區“古韻新潮·福滿靈巖”沉浸式文旅活動盛大啟幕。當千年禪意邂逅國潮創意,這座始建于東晉的古剎化身“時空劇場”,以“賣花郎”IP孵化與沉浸式場景創新,為游客開啟一場橫跨千年的文化奇遇。
◎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劉慶英 實習生 彭一丹
沉浸演藝:多維場景激活千年文脈
大靈巖寺碑廣場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充滿活力的“活態文化劇場”。在這里精彩上演的“春日禪語·花語迷蹤”節目,猶如一部緩緩展開的流動宋詞長卷,將宋代的詩意與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只見身著粉綠相間精美漢服的俊俏書生,手持折扇,輕輕旋轉,扇面上那栩栩如生的青竹墨韻,隨著衣袂的翻飛而搖曳生姿;提籃叫賣的“賣花郎”穿梭于紅墻與花影之間,竹籃里嬌艷的芍藥微微頷首,雍容的牡丹似在淺笑,那一句清脆的“客官可愿對詩”,如同一縷輕柔的春風,撥動著游客的思緒。游客們紛紛接過遞來的花箋,仿佛穿越回了宋代的市井街巷,那濃郁的煙火氣在指尖悄然流淌。
“孩子特別喜歡和‘賣花郎’對詩,這種互動形式不僅有趣,還能讓孩子在玩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帶著孩子前來游玩的王女士興奮地向記者分享道。
更令人矚目的是“二安文化”不倒翁——李清照與辛棄疾,這兩個極具代表性的IP形象,仿佛從詞卷中鮮活地“復活”過來。通過精心設計的宋代風格服飾以及生動的動態造型,讓濟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與游客的互動打卡中得以生動呈現。辟支塔下的“國潮快閃·春醒江湖”則是一場古今交融的視聽盛宴,在傳統古箏與現代電子節拍巧妙混搭的獨特編曲中,身穿漢服的舞者踏歌起舞,身姿輕盈優美,打造出“古塔煥新”的視覺奇觀。
文化市集:非遺煙火氣點亮消費場景
穿過由古柏編織而成的那道充滿詩意的綠色簾幕,靈巖市集的熱鬧景象便映入眼簾。美食區宛如一座流動的味蕾博物館,每一處攤位都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老濟南纏糖的傳承人技藝嫻熟,在七拉八甩的精湛手法下,巧妙地裹入芝麻的醇香與花生的酥脆;桂花糕工坊里熱氣騰騰,金桂花瓣如同碎金一般,沉浮于松軟的糕體之中,散發著陣陣甜香;玫瑰餅那酥脆的表皮包裹著甜蜜的內餡,讓人回味無窮。“這個纏糖的味道和我小時候吃的一模一樣,沒想到在靈巖寺能找到這種老味道,真是太驚喜了!”從外地趕來的張大爺品嘗著纏糖,滿臉幸福。
文創區更是亮點頻出,令人目不暇接。“好寺靈巖”文創店內推出了靈巖三籽、金箔手機貼、春季限定冰箱貼等一系列精致小巧的文創產品;主題盲盒中的隱藏款“悟空手辦”巧妙地融合了景區的特色元素,充滿了神秘感,讓眾多游客為之著迷;琉璃發簪、手工香囊等非遺好物琳瑯滿目,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們的心血與智慧。“很多游客都對我們的文創產品愛不釋手,尤其是盲盒,常常剛擺上貨架就被搶購一空。”文創店老板向記者介紹道。
禪意趣玩:古剎美景里的潮酷新玩法
景區內的各個趣玩打卡點獨具特色,吸引著游客們紛紛駐足體驗。袈裟泉旁,一座巨型木魚靜靜地矗立在翠綠的草坪之上,每一次敲擊,都仿佛敲開了歷史的窗欞,悠悠地訴說著千年的禪意;千年流蘇樹迎來了絢爛的盛花期,銀白的花瓣如瀑布般傾瀉而下,成為了游客們拍照留念的絕佳勝地;“靈巖答案書”“巨型花朵茶席”等創意打卡點前,游客們絡繹不絕,而“靈巖”“平安喜樂”網紅墻更是定格了無數春日里的美好光影,留下游客們燦爛的笑容。
據悉,“古韻新潮·福滿靈巖”沉浸式演藝活動于5月1日至5月5日舉辦,演出地點為濟南靈巖寺景區的大靈巖寺碑廣場、辟支塔及袈裟泉景點處。
從2023年的“靈巖小書生”IP,到2024年《黑神話:悟空》“天命人”主題微演藝,再到今年的“賣花郎”IP,靈巖寺景區通過不斷進行IP迭代、借助技術賦能以及創新業態模式,成功構建起了一個兼具“文化深度+體驗濃度+傳播熱度”的文旅生態。這座傳統景區正以年輕化、時尚化的表達方式成功破圈突圍,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一個極具借鑒意義、可復制的“靈巖樣本”。
◎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劉慶英 實習生 彭一丹
沉浸演藝:多維場景激活千年文脈
大靈巖寺碑廣場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充滿活力的“活態文化劇場”。在這里精彩上演的“春日禪語·花語迷蹤”節目,猶如一部緩緩展開的流動宋詞長卷,將宋代的詩意與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只見身著粉綠相間精美漢服的俊俏書生,手持折扇,輕輕旋轉,扇面上那栩栩如生的青竹墨韻,隨著衣袂的翻飛而搖曳生姿;提籃叫賣的“賣花郎”穿梭于紅墻與花影之間,竹籃里嬌艷的芍藥微微頷首,雍容的牡丹似在淺笑,那一句清脆的“客官可愿對詩”,如同一縷輕柔的春風,撥動著游客的思緒。游客們紛紛接過遞來的花箋,仿佛穿越回了宋代的市井街巷,那濃郁的煙火氣在指尖悄然流淌。
“孩子特別喜歡和‘賣花郎’對詩,這種互動形式不僅有趣,還能讓孩子在玩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帶著孩子前來游玩的王女士興奮地向記者分享道。
更令人矚目的是“二安文化”不倒翁——李清照與辛棄疾,這兩個極具代表性的IP形象,仿佛從詞卷中鮮活地“復活”過來。通過精心設計的宋代風格服飾以及生動的動態造型,讓濟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與游客的互動打卡中得以生動呈現。辟支塔下的“國潮快閃·春醒江湖”則是一場古今交融的視聽盛宴,在傳統古箏與現代電子節拍巧妙混搭的獨特編曲中,身穿漢服的舞者踏歌起舞,身姿輕盈優美,打造出“古塔煥新”的視覺奇觀。
文化市集:非遺煙火氣點亮消費場景
穿過由古柏編織而成的那道充滿詩意的綠色簾幕,靈巖市集的熱鬧景象便映入眼簾。美食區宛如一座流動的味蕾博物館,每一處攤位都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老濟南纏糖的傳承人技藝嫻熟,在七拉八甩的精湛手法下,巧妙地裹入芝麻的醇香與花生的酥脆;桂花糕工坊里熱氣騰騰,金桂花瓣如同碎金一般,沉浮于松軟的糕體之中,散發著陣陣甜香;玫瑰餅那酥脆的表皮包裹著甜蜜的內餡,讓人回味無窮。“這個纏糖的味道和我小時候吃的一模一樣,沒想到在靈巖寺能找到這種老味道,真是太驚喜了!”從外地趕來的張大爺品嘗著纏糖,滿臉幸福。
文創區更是亮點頻出,令人目不暇接。“好寺靈巖”文創店內推出了靈巖三籽、金箔手機貼、春季限定冰箱貼等一系列精致小巧的文創產品;主題盲盒中的隱藏款“悟空手辦”巧妙地融合了景區的特色元素,充滿了神秘感,讓眾多游客為之著迷;琉璃發簪、手工香囊等非遺好物琳瑯滿目,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們的心血與智慧。“很多游客都對我們的文創產品愛不釋手,尤其是盲盒,常常剛擺上貨架就被搶購一空。”文創店老板向記者介紹道。
禪意趣玩:古剎美景里的潮酷新玩法
景區內的各個趣玩打卡點獨具特色,吸引著游客們紛紛駐足體驗。袈裟泉旁,一座巨型木魚靜靜地矗立在翠綠的草坪之上,每一次敲擊,都仿佛敲開了歷史的窗欞,悠悠地訴說著千年的禪意;千年流蘇樹迎來了絢爛的盛花期,銀白的花瓣如瀑布般傾瀉而下,成為了游客們拍照留念的絕佳勝地;“靈巖答案書”“巨型花朵茶席”等創意打卡點前,游客們絡繹不絕,而“靈巖”“平安喜樂”網紅墻更是定格了無數春日里的美好光影,留下游客們燦爛的笑容。
據悉,“古韻新潮·福滿靈巖”沉浸式演藝活動于5月1日至5月5日舉辦,演出地點為濟南靈巖寺景區的大靈巖寺碑廣場、辟支塔及袈裟泉景點處。
從2023年的“靈巖小書生”IP,到2024年《黑神話:悟空》“天命人”主題微演藝,再到今年的“賣花郎”IP,靈巖寺景區通過不斷進行IP迭代、借助技術賦能以及創新業態模式,成功構建起了一個兼具“文化深度+體驗濃度+傳播熱度”的文旅生態。這座傳統景區正以年輕化、時尚化的表達方式成功破圈突圍,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一個極具借鑒意義、可復制的“靈巖樣本”。